2020年春天,BBC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在英國熱播,引起了國內觀眾的關注。這部紀錄片用59分鐘講述了杜甫的生平和創(chuàng)作,主持人邁克爾·伍德對這位詩人的評價是,在東方,他是一位不朽的詩人,但在西方,卻很少聽說他。然而,杜甫卻因為這部紀錄片在西方世界出了圈,在國內抗擊疫情的英國人因為這部小小的紀錄片對中國產生了興趣,甚至在網上打探到哪里可以買到英文版的杜甫詩集,想在國內與世隔絕期間潛心閱讀。21世紀的今天,是什么讓一位中國古代詩人突然煥發(fā)出跨文化,跨地域的魅力?8月5號,邁克爾·伍德在上海電視節(jié)紀錄片大師課上,分享了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秘訣。紀錄片《杜甫》的導演邁克爾·伍德是一位英國歷史學家和電視制片人,曾參與制作約120部紀錄片。他熱衷于講述中國故事,30多年來多次來華拍攝,形成了他獨特的紀錄片風格。他經常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現(xiàn),講述歷史文化故事。他也是一個漫游者,實地探索故事中的大城市小巷。為了拍攝杜甫,邁克爾·伍德重走了一個詩人的人生軌跡。從西安,河南,成都到長沙,一幕幕現(xiàn)代中國人的生活場景在影片中生動呈現(xiàn)。伴隨著伍德的講述和著名演員伊恩·麥克萊恩朗誦的杜甫詩句,一幅幅歷史畫卷也在觀眾面前陸續(xù)展開。杜甫的悲劇人生與當下中國的蓬勃發(fā)展在紀錄片中交疊交融,帶來了不一樣的觀影感受。每一部紀錄片都是一次旅程,甚至可以說是一次冒險。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在網絡上得到了認可。為什么選擇杜甫作為紀錄片的主人公?杜甫當年也是李白的粉絲。為什么不先槍斃李白呢?邁克爾·伍德:這說來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