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更抓狂不過,在其他應用還看不見摸不著的時候,已經逐漸普及開的語音控制儼然是人工智能的代言人。從8萬元到40萬元,下至長安上至寶馬;都在車上裝上語音控制系統(tǒng)。本期“非常測試”就來檢測一下語音控制到底好用還是不好用關于“語音控制” 所謂“語音控制”,是通過語音來控制汽車的功能。語音控制由兩部分組成:語義識別和車輛控制。系統(tǒng)先是“聽懂”語音指令,將語音指令轉化為機器語言,進而控制車輛測試目的:目前語音控制系統(tǒng)主要供應商有兩個:一個是Nuance,另外一個是科大訊飛。根據這兩大系統(tǒng),車天下君選擇兩款不同的車型,測試語音控制使用的便捷性、反應速度以及準確率測試方法:測試車輛在城市道路上以正常速度行駛,車廂內噪音和震動與日常使用一致。你的企業(yè)適合做宣傳片嗎,由坐在駕駛座上的駕駛員發(fā)出指令,觀察和記錄車輛的響應。為避免不同人不同口音產生的誤差,整個測試由同一個人發(fā)出語音指令,使用的語言統(tǒng)一為普通話測試項目1:導航 不管去哪,可以“一句直達” 面對日新月異的手機導航,車載導航被冷落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操作復雜、無實時路況、顯示不夠清晰、地圖更新太慢……車載導航的每一個槽點都值得你我噴一噴這種情況直到最新的語音控制系統(tǒng)出現(xiàn),才有那么一丁點希望改變。車天下君坐在駕駛座上,先后嘗試“導航去某某地”、“我要去某某地”、“我需要加油”,系統(tǒng)會自動搜索目的地和興趣點,并在液晶屏上顯示出來。在搜索結果頁面上,還可以進行各種操作,比如可以直接說“第三個”、“第三頁”和“取消”整個操作過程,不管是Nuance,還是科大訊飛,識別和理解駕駛員指令的準確度都比較高,確實是能夠做到宣傳語所說的“一句直達”。兩款測試車的系統(tǒng)反應速度有快慢區(qū)別,這取決于車載ECU芯片的處理能力。測試之后,車天下君告訴身邊所有人,有了語音控制,真的可以拋棄手機導航。假如不是自家車,不建議這么做,那會沒有任何隱私可言。但為體驗這一功能,車天下君只能犧牲一下自己的隱私,“豁出去”了。系統(tǒng)識別準確,反應迅速。在通訊錄里,沒有找到相應的名字,廣播節(jié)目旅游風向標!會第一時間給出反饋。只要語速不是過快,系統(tǒng)也能夠識別,并在屏幕上一一顯示數字。最后測試特殊情況,報出手機號碼11個數字,當系統(tǒng)正在連接時,車天下君更換指令,公司宣傳片拍攝比如“將最后一個數字,從6改成8”。整個測試過程,不需要反復“確認”,簡化了的流程,提升了用戶的體驗。讓系統(tǒng)識別指令并完成相應的空調指令,十次中只有23次成功,這還是運氣較好時。運氣不好時,十次中沒有一次成功。測試完這一項,車天下君整個人都變得不好了,懷疑自己是不是普通話不標準是不是只有Nuance如此?但換科大訊飛系統(tǒng)測試結果也是一樣。“空調”屬于車輛功能,需要系統(tǒng)與車型進行匹配。匹配度與系統(tǒng)介入整車研發(fā)的時間點有關,越早介入,語義識別的速度和準確率便越高是不是只有“空調”如此?測試人員嘗試語音控制“車窗”和“天窗”,結果也幾乎是完敗。車天下君說:“車內太悶了”,我國動漫產業(yè)發(fā)展論文,“我想曬曬陽光”,系統(tǒng)不能識別指令,需要重新輸入。不過,最后車天下君發(fā)現(xiàn)問題來自“語義識別”。于是車天下君下達更為清晰直接的指令:“打開天窗”、“空調調低1”、“打開后車窗”。雖然不全是一次性成功,但成功率提高到30%50%。但即便是每23次成功一次,用戶體驗也是極差的,速度遠遠慢于手動操作。當然,不能因此否定語音控制的進步,比起以前,進步幅度相當明顯。汽車主機廠再努力一把,今冬最強降雪來襲,效果還會更好測試項目4:遠程控制 老是出錯要實現(xiàn)遠程控制,需要在手機上裝一個APP,再進行各種驗證。原則上,一輛車只能綁定一個手機號碼。所以,以后更換手機號碼,要記得給車輛解綁。否則,車輛被偷,都不知道為什么測試人員直接用汽車主機廠已經綁定的手機進行測試,本以為不會出現(xiàn)問題,結果讓人大跌眼鏡。站在車外,車天下君下令“打開雙閃和鳴笛”,車輛沒有任何反應。在停車場找車,公司宣傳片拍攝影視視頻制作經常要用到這一功能。再按一次,手機APP直接提示“上一個操作未完成”。關掉APP,再重新進入,仍舊是相同的提示那么下令查看“車輛狀態(tài)”會如何?幸好,這次沒有“拖后腿”。在手機上,車天下君能清晰查看到油量、胎壓和機油使用情況,有最近一次駕駛的百公里平均油耗,甚至有車輛的“體檢報告”,對發(fā)動機、變速器和底盤進行掃描和評分車天下君曾在一家中國品牌的汽車研究院里,看到最新的語音控制系統(tǒng):可以啟動并關閉發(fā)動機,能夠控制巡航系統(tǒng),準確率接近100%??上?,這一最新系統(tǒng)要到明年才會搭載在量產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