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50年代進藏先遣連因長期缺氧半數(shù)戰(zhàn)士犧牲劇中演員的臉龐被曬得通紅,有些人嘴唇還微微發(fā)紫,這些鏡頭出現(xiàn)在日前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的電視劇《雪浴昆侖》中。該劇拍攝都集中在海拔3800米4700米的高原地區(qū)《雪浴昆侖》講了兩代人的故事,一代是上世紀50年代從新疆進入西藏阿里的先遣連,另一代是上世紀80年代前,新疆支援阿里建設(shè)的故事。由于拍攝、播出等原因,第二部分內(nèi)容刪減了許多,劇集大都集中在先遣連的故事。影視視頻制作講述這段歷史,也恰恰是為這部沒有名演員、名編劇、名導(dǎo)演的電視劇帶來了觀眾“現(xiàn)在炒作電視劇,就是炒作演員導(dǎo)演編劇,我們炒作故事,這是最危險的。”《雪浴昆侖》出品人李德華對《中國新聞周刊》說這是一張東印度公司繪制的地圖,是當時能找的唯一一張西藏阿里地圖,那個黑點是阿里當時的首府噶大克。阿里位于西藏西部,大部分地區(qū)海拔在4600到5100米之間,空氣含氧量不到海平面的一半,是“生命禁區(qū)”那一年,西藏是大陸最后一片未解放的領(lǐng)土。中央軍委戰(zhàn)略部署為“多路向心,解放西藏”,分四路向西藏進軍。西北局命令新疆部隊從南疆進入藏北,解放阿里。當時去阿里,只有南疆一路向南這條路可能走通。第二軍在和田成立獨立騎兵師,準備入藏,何家產(chǎn)是該師師長新疆軍區(qū)司令員王震曾派兵偵察過南疆通往西藏的道路,得到的結(jié)論是“進軍阿里艱難不亞于長征”。接到何家產(chǎn)傳達的命令后,王震提出先派一個連進藏偵察,在只有起點和終點的行軍圖上找出一條去阿里的路。而且當時當?shù)匚溲b人數(shù)不多,無需派大規(guī)模部隊。中央軍委批準獨立騎兵師成立了先遣連,番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獨立騎兵師1團1連,共136人。骨干為起義改編的原國民黨騎兵第4旅8團,另從其他部隊抽調(diào)來二十多人。“當時國民黨部隊在新疆賽圖拉有駐防,有高原生存作戰(zhàn)經(jīng)驗。”《雪浴昆侖》編劇李君對《中國新聞周刊》說,寫劇本前,他走訪過多位該連老兵和相關(guān)人士,“這支隊伍少數(shù)民族居多,錫伯族、維族、蒙族、回族等七個少數(shù)民族,他們能騎善射。” 先遣連出發(fā)前,副連長彭青云帶隊進行三次偵察,他也是《雪浴昆侖》劇中男主角車青云的原型。前兩次偵察,隊伍都出現(xiàn)嚴重傷亡。直到第三次偵察,十個人走了三十一天,并翻過昆侖山第二軍解放新疆時收繳了大量國民黨軍的物資,營以上的干部都穿上了翻毛皮鞋。考慮到進藏后抵御嚴寒,軍區(qū)政委王恩茂下命令,要求配給先遣連每人至少兩件皮大衣、一條毛毯,所有翻毛皮鞋也都被收回,配給先遣連。另配有779匹馬、35峰駱駝等,每人一支步槍,每個班配一挺輕機槍,第四排配有六門迫擊炮和兩挺重機槍7月31日,先遣連出發(fā)。在渡昆侖山腳下的蘇巴什河時,影視視頻制作一些戰(zhàn)士已嚴重缺氧,而蘇巴什河海拔未到四千米,是先遣連往阿里的行軍中海拔較低的地方先遣連依照彭青云先前探明的線路行軍。但誰都沒想到,翻過平均海拔超過五千米的昆侖山后,還有更大的困難等著他們《雪浴昆侖》籌備時,出品人李德華曾邀請過幾位腕級演員,但都先后被謝絕。“因為一說要去新疆南疆拍攝,尤其是要上高海拔的昆侖山,都不來了。”李德華對《中國新聞周刊》說道。劇組駐在海拔3900米的葉河兵站,拍攝時,常要到海拔更高的麻扎達坂。“麻扎”在突厥語中意為“墳?zāi)?rdquo;,“達坂”意為山口一百多人的劇組在高海拔地區(qū)拍攝一個多月。為了拍到雪景,劇組曾上到海拔5100米。“劇組拍攝都集中在海拔三千八到四千七之間,部隊的人說,他們都不敢輕易去那么多人。”李德華對《中國新聞周刊》說不但經(jīng)歷了高海拔,劇組在和靜縣拍攝時,遭遇三十年不遇的低溫,氣溫零下二十到三十度。這種實地體驗,更加深了演職人員對當年先遣連境遇的體會當年,先遣連行軍七天后,跟隨的運輸隊中的絕大多數(shù)牲畜都凍死在大雪中。無奈之下,運輸隊只能返回。先遣連繼續(xù)行軍,第九天,隊伍翻越新藏邊界海拔6000米的界山,進入藏區(qū),是最先達到西藏的解放軍部隊隊伍中很多人出現(xiàn)高原反應(yīng),頭疼、胸悶。有些馬開始流鼻血。來自天水的戰(zhàn)士劉進吉因高原反應(yīng)犧牲。他是先遣連犧牲的第一人,但這種非戰(zhàn)斗減員只是剛剛開始進藏后,先遣連走進一片草甸,在這難得的景致中,連隊休整兩天,影視視頻制作這也是他們進藏后唯一感受到的美好時光??吹揭蝗阂榜R在草甸上吃草,戰(zhàn)士們給該地起名“野馬灘”,該名也一直沿用至今進藏不久,大雪封山,先遣連的糧食供應(yīng)斷絕。王震下令“要不惜一切代價接通運輸線”。新疆軍區(qū)副政委左齊督陣,和田民眾曾組織大批牦牛、毛驢、馬匹三次翻山送糧,但都未成功,三名維族民工犧牲,大量牲畜死亡只有一名叫肉孜.托乎提的年輕人趕著兩頭牦牛到達先遣連建立的據(jù)點兩水泉,馱來半麻袋信、十五公斤鹽、七個馕交給連指導(dǎo)員李子祥。“留守在兩水泉的戰(zhàn)士都哭了。從此先遣連請求上級再不要冒險送糧了。”李子祥對前去拜訪的編劇李君說1950年10月,第十八軍攻下西藏昌都。在此之前先遣連到了藏北高原腹地扎麻芒堡,此地藏民較多,先遣隊為方便做藏民工作,表達著往事如煙的情愫,在此休整。王震來電報命令先遣連“停止向縱深發(fā)展,就地迅速轉(zhuǎn)入過冬備戰(zhàn),自力更生,堅持到春季會師。”并要求先遣連不準拿藏胞一針一線,增加藏胞負擔扎麻芒堡海拔4517米,冬季最低氣溫零下四十度,冰雪覆蓋的時間長達半年時間。10月下旬,大雪封昆侖山,先遣連無法得到任何給養(yǎng)。連里為保證口糧,成立打獵組,蒙古族戰(zhàn)士巴利祥子任組長。只要打到獵物,連里就做成難以下咽的白肉湯——早已沒鹽了一日,巴利祥子打獵未歸,戰(zhàn)友找到他時,他裹著生牛皮坐在向陽背風(fēng)處,已沒了呼吸。戰(zhàn)士們開始不斷死亡。因長期嚴重缺氧、營養(yǎng)不良,很多人身體腫脹、潰爛。“死是因為氣候問題,缺氧。當時認為是高山瘴氣。連隊里只有四只青霉素。”李君對《中國新聞周刊》說有一天,先遣連共舉行了11次葬禮,有戰(zhàn)士倒在埋葬戰(zhàn)友后返回營地途中。先遣連在扎麻芒堡270天,有63名官兵犧牲。還健在的戰(zhàn)友說:“沒有一個人是痛快死的。” 1951年5月,獨立騎兵師第二團團長安志明率后續(xù)部隊增援到達扎麻芒堡。8月3日,部隊到達噶大克1951年2月5日一早,又有兩名戰(zhàn)士沒了呼吸。當天中午,先遣連接到電報,先遣連被授予“進藏英雄先遣連”稱號,每人記大功一次,并授予“人民功臣”勛章、“解放大西北”獎?wù)赂饕幻?。?927年解放軍建軍以來,這是唯一一支每人記大功一次的建制連隊“先遣連后來被提拔起來的不多。”《雪浴昆侖》編劇李君說。為了編寫劇本,從2009年5月開始,他和出品人李德華走訪六個省,采訪當年先遣連的老戰(zhàn)士和知情者達百余人。教你用微距鏡頭拍出特色人像,夜景攝像的幾點提示,“到南疆采訪那些老戰(zhàn)士。“他們當年受多大的罪?,F(xiàn)在還住在農(nóng)村的小院子,孩子都在農(nóng)場,生活艱苦。農(nóng)場蓋的樓,幾百塊一平米都買不起。” 獨立騎兵師第二團團長安志明率后續(xù)部隊到阿里時,妻子王君植是部隊的宣傳干事,兩人在阿里生下女兒安阿里。王君植到新疆當兵前,老家有位男同學(xué)愛慕她,知她結(jié)婚后,也許源于嫉妒,寫了封誣告王君植是特務(wù)的信,寄到新疆南疆軍區(qū)。王君植因此被打成反革命,離開阿里,到新疆阿克蘇勞改二十多年。安志明和王君植離婚“我母親因為是被冤枉的,她自然不服,就一直申訴。”安阿里在《雪浴昆侖》的討論會上泣不成聲,“當我的母親和我的父親在烏魯木齊重逢時,我父親已和一位女醫(yī)生結(jié)婚,并有了兩個孩子,我的母親悲痛欲絕。” 李君說《雪浴昆侖》女主角喬阿梅的原型就是王君植,因為她故事太觸動人心了。這支隊伍的很多人后來都經(jīng)歷了類似王君植的遭遇。